寿州略记
(2021年5月12日《寿州》报第17期(总第897期)在第3版刊登《寿州略记》)
2020年10月6日,我到寿州参观时,登上古城墙远眺,只见远处群峰竞秀,想起古人在诗里所写:八公草木晚离离,仿佛成人似设奇。老气逼云含雾雨,空青拔地镇淮夷。
八公山是连接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州八公山的一段山脉。西汉时,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。“刘安尚文重才,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3000多人,编著了一代名篇《淮南子》,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二十四节气,发明了名扬四海的美食——豆腐。 ”1600多年前,这里还发生了以少胜多的世界著名战役“淝水之战”,留下“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”的千古佳话。
秋雨绵绵中的寿州古城墙已历经900多年,它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,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“中国明清城墙”项目……
我在《淮山·淝水古意》诗中写到:登临送目上城台,寿县苍烟见鸟飞。柳岸淮山淝水绕,千年古意卷云回。
淝水又作肥水,源出肥西、寿州之间的将军岭。它分为二支:向西北流者,经200里,出寿州而入淮河;向东南流者,注入巢湖。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淝水也是指它。淝水也为合肥的护城河提供了源头。我在寿州东门的城墙看到刻着1954年和1991年大水淹城墙的印迹。而关于寿州城墙与水患,据《寿州志》载,仅明代永乐七年(1409年)至清光绪十年(1885年),400多年间,寿州城墙所“进行的27次修城,全部由水患引起”。寿州人可谓“时时虞水为灾”。寿州城墙上标识的水位线为海拔24.46米。不难想象,当年完全被洪水包围着的寿州古城,“是怎样的令人心悸。”
时光流逝,寿州城墙“无论怎样的洪水围困”,但“古城坚决如铁,不曾倒下,它的沧桑厚重又何尝不是拜其所赐!”
我去寿州报恩寺参观,看到现存两株银杏栽植于唐贞观9年,已有1300多年树龄,皆为雄株,树高20余米。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。不禁感叹寿州城内的报恩寺如一本鲜活的历史书。要知道银杏素有“活化石”之称。参观后的次日,我在《寿县重游》诗中写到:湖山秀野又金秋,寿县城墙旧地游。古庙枝繁银杏树,千年代序吾寻幽。
我在寿州乡村小住时,写了《绿野朝烟》《乡村田家》《乡村雨色》《稻向朝阳有感》《仙乡》《寒露到来之际》《寄迹乡村》《草野》《田园风趣》等诗。我遇到几个小女孩回寿州乡村时,看到她们可人的韶容,嫣然的微笑,给我带来快乐。于是,我把自己画的扇面与孩子们分享,并拍下照片。我很想把这几位小孩子带北京去看看。在《韶容可人》诗中我写到:平畴沃野稻丰收,万物生长水自流。又见韶容云景好,嫣然一笑可人秋。写到这里,想起李白写的一句诗:相携及田家,童稚开荆扉。
2021年3月中旬,我从北京来到寿州乡村住了一个来月,再次领略其美好。
当我再去寿州县城时,寿州襟江带河,青山列屏,淝水绕城。泊岸柳舞;城外田野无际,麦浪滚滚。我去寿县博物馆参观,墙上挂着一张照片,1958年 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观看寿县出土文物楚大鼎。我从寿县孔庙前往寿县古城南门时,登上古城墙,放眼淝陵,山色空濛,对寿州这座古城有了更深的体会。寿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(寿县古城墙、寿春城遗址、清真寺、刘安墓、安丰塘、寿县孔庙)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(报恩寺罗汉塑像、斗鸡台遗址、青莲寺遗址、廉颇墓)。这里是“淝水之战”的古战场。
当我从寿州参观回来后,我在诗里写到:乡村晚景趁天风,万顷霞光烂熳红。绿水蛙鸣林作伴,流连远望暮云重。
汪国真在《感谢》中写到:“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,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。 ”想起史铁生在《务虚笔记》中这样写到“我曾走过山,走过水,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;我看着天,看着地,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着我的位置;我爱着她,爱着你,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。”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我作为异乡人,祝愿寿州的明天更加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