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 水 东 流 去
淮河,发源于桐柏山。自洪河口而下蜿蜒平静的东流而去。似乎是眷念不舍山涧的清秀和奔流的激情,于是在吸纳荟聚众条河流后在这里平静的迂回转弯,小憩蓄势,以待奔向远方!这里就是淮,淠,颍河的汇集处——正阳关。素有“七十二水归正阳”之称,千里淮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! 正阳古称羊石,羊市,颍尾,颍口。东汉末年刘备在此筑城,明成化元年设关。正阳关是我的故乡,她给我难以割舍的乡愁,永不磨灭的情愫,剪不断,抹不去的追忆……
我的故乡,你的晨曦里还有那亲切的“煎饼油果子”的叫卖声吗?还有在深深车辙的青石板大街上晃动着早起劳作人的身影吗?多想看看四乡八集的农人,小贩在清晨把蔬菜瓜果农作物以及日用小商品琳琅满目的沿街摆放,多想听听那富有乡音特色的高声吆喝!还想迈进那小茶馆,三两个友人,泡上一壶六安瓜片,拣上几根油果子,品茶用餐,谈天说地,悠哉乐哉。遥想那街市随着“上关”赶集人的集聚而热闹起来。商铺里店主,顾客秤糖买盐,扯布卖衣。摊点前市民们挑优去劣,讨价还价。还有那一处处摸彩的,套圈的,变戏法的,拉样片的……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。此起彼伏的喝彩声,中奖后的尖叫声充斥着狭长而又古朴的长街。吵杂里透着强劲,喧闹中显示着繁华。正阳关的主街是一条南北向的长街。三元口以南称为南大街,以北为北大街。还有圈门街,三元街,东后街,贤良街,新街,缎街……。街道两边商铺林立,生意兴隆。这里的每间商铺大都有一个她自己的故事,每条街都承载着古镇的历史和繁华。由于水路交通便利,货物通达,南北客商汇聚于此。县里八大公司全都在此驻扎。还有各地的会馆,商号也增添了正阳关不少的名气。因此享有“小上海”,“银正阳”的美誉。入夜的正阳关更是热闹非凡。小镇有着七家澡堂,十几家旅馆,数不清的酒馆饭店。接待各地小贩商贾,文人墨客,以及船工纤夫。酒馆里灯火通明,猜拳行令声不绝于耳。澡堂里搓背揉肩,谈笑风生。圈门街上的大戏院唱着“空城计”,“铡美案”,西皮二黄婉转悠扬,梆声锣点,声声激荡。时过境迁,如今,正阳关的古朴渐渐消失在无情的光阴里。啊!那记录着历史,承载着磨砺的青石板大街去了哪里?那耸立着女儿墙灰砖墨瓦的明清房屋还剩下几处?那幽幽静静,透着灵气生机的狭小深巷还能得以寻觅?那叮叮当当打铁的小铁匠铺还有几家?那制作杆秤,鱼钩,油纸花伞的小作坊,怎么不见踪影?太多太多……。丢掉的是“丑陋”的街巷,陈旧的房屋,简易的作坊,淡忘的是古镇的历史,失去的是千年的文化!
正阳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民间历史传说数不胜数。“贤良街里出贤妇”叙说贤儿媳忍饥挨饿,吞棉裹腹,奉养公公的故事。“六尺巷”是颂扬清康熙顺天府尹正阳关人余扶九在故居礼让三尺地皮的佳话。“广祠宫巷剃头匠”褒奖的是剃头匠拾金不昧的善举。还有根。
据正阳关三元口传说改编的京剧折子戏《秋胡戏妻》,根据古时正阳关董家码头一次争夺码头的血战为题材改编的京剧《白沙滩》。“徐公亭的故事”,“老龙眼的故事”,“杨文藻的故事”不胜枚举。由此可对正阳关丰富的历史窥见一斑。可是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还能续传多久?它们会不会淡化淡化……,从而消失的无影无踪。古镇不大,历史上却庙宇众多,素有“七十二座半”之称。现在能考证有遗迹的就有二十八座。诸如玄帝庙,三官庙,东岳庙,城隍庙,火神庙,大王庙,灶王庙,夫子庙……,应有尽有。但这些庙宇现在基本荡然无存。只是改革开放后在原遗址上重建了玄帝庙,供奉着明正德年间铸造的玄天大帝铜像。于是,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庙会,人们便会蜂拥而至,进殿礼佛。香火鼎盛,络绎不绝。从中映射出古镇人的虔诚,同时也熏陶出了古镇人的文化素养。古镇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。大戏院里经常上演京剧,庐剧,黄梅。小戏“四句推”也是唱的热热闹闹,引来老婆婆,小媳妇围坐观看,废寝忘食。大鼓书砰砰的鼓点,略带侉调沙哑的唱腔也能让听众时而屏声静气,时而捧腹大笑。最值得推崇的是逢年过节古镇人的“玩灯”。街道两旁,人们用松柏树枝,各色的纸花搭建起彩门,烘托着节日的气氛。玩的有狮子灯,蛤蛎灯,花鼓灯,龙灯,肘阁,踩高跷,跑旱船,犟老婆骑犟驴,四老爷打面缸……。最引人入胜的是肘阁,一位壮汉举着支架,三五岁的孩童扮着戏文里的人物在上面表演。有刘海戏金蟾,猴子捉拿金钱豹,梁山伯与祝英台,最多是顶着三个孩子表演的青蛇白蛇爱许仙。这些都是古镇的文化经典!直到今天,观看的人还痴痴如迷,交口称颂。正阳关的食文化也颇具特色。锅靠鸡,炸肉枣,大鸡海,是独家绝活。焦炒蹄包,家常圆子,清炖淮王鱼,大烧狮子头是经典名菜。还有那外酥里软的烤烧饼,一咬满口流油的水炸饼让人回味无穷。最为人推崇备至,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享誉古今的“正阳关三子”。三子是蒿子,鳭子,蚬子的统称。蒿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盛产于正阳关附近孟家湖。春季发出嫩芽,人们采摘入菜,或凉拌,或清炒,清香可口,养血护肝。可惜的是孟家湖大片湿地已改造成农田,野生蒿子也难觅踪迹。鳭子是生活在芦苇丛中的一种水鸟。略大于鹌鹑,能飞能跑。油炸鳭子,卤鳭子是古镇人酒桌上便宜,美味的下酒菜。它皮焦肉嫩,骨酥味香。想起来都馋涎欲滴。而今,鳭子早已绝迹。年轻人只听过它的传说,从未见过它的真身。正阳关南自清水河董家码头北至迎水寺这一段淮河里有一种河蚌,古镇人称作“蚬子”。蚬子长约15公分,宽约3,4公分。每年冬季至来年惊蛰期间,人们捕捞来,去壳取肉,加以特殊处理,辅以辣椒胡椒佐料,红烧清炖,味道鲜美,滋阴补阳。如今,蚬子已成为古镇一道价格不菲的特色招牌菜!只是“三子”只剩两子,还有一子也非正宗!
古时的正阳关水域辽阔,风景秀美。“正阳八景”更是载入史册。细数来是:淮水帆飞,边洲渔会,南湖晴光,西城春柳,苍沟舟市,秀涧离延,刘备古城,董生遗址。此八景有六处与水关联。可见正阳关与水结缘。她依傍淮河,舟楫通达,商贾兴旺,经贸隆盛。儿时,嬉戏于河边,闲坐于淮堤。望着一艘艘行船扬帆破浪。看着一片片木栰竹排顺溜而下,多么惬意,多么神往。常常遐想着下游远处的世界,想看看淮水流向何处。鼎盛时淮河里行船如梭,往来不绝。蓝天,白云,帆影,浪花,多种素材描绘出一幅淮河上迷人的画卷。舵手的吆喝,放排工的呐喊,拉纤人的低哼,渔歌的唱吟组成淮河岸边一曲特有的交响。夜晚,行船停泊,驻扎古镇。听老辈人说,每晚从董家码头至迎水寺河岸边停满了大小木船。多时竟能排到三,五排。苍沟(后来叫船塘)的停船也密密麻麻,热闹非凡,这就是“苍沟舟市” 的由来。据说每晚约有三,五万船民集聚此地歇息,从而增添了古镇的繁华。解放后,淮河上开辟了客运轮船航线。正阳关通达蚌埠,阜阳,南照。成为水上客运交通枢纽。迎水寺附近的轮船码头白天人声鼎沸,夜晚灯火通明。通往码头的小街,商贩云集,货品琳琅,吸引着少男少女,媳妇婆婆前去玩耍购物。一度被誉为“香港街”。那时的古镇续写着鼎盛和繁华。岂料1954年,1956年淮河的两次洪水将古镇淹没。古建筑倒塌损毁,古镇人争相逃离。再则由于公路交通发展,水运发展滞后,古镇一步步走向衰落!昔日的繁华渐渐隐退,过去的风光不再。站在高高的河堤上放眼望去,淮水还是默默的东流而去。可河中已少有行船,看不见了喧闹,听不见了嘈杂!静静流淌的淮水啊,你让古镇兴起,你让古镇繁华,也是你让她衰落。我的故乡,千年古镇正阳关,你能在浴火中涅槃吗?你还能展现昔日的风姿吗?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,让我看到希冀。千年古镇的牌楼竖起来了,古色古香的商铺门面在恢复,古建筑在一处处修葺,淮河小调唱起来了,花鼓灯舞起来了,肘阁,抬阁顶起来了……。
故乡,沐浴时代的春风快快苏醒吧。愿你像东流的淮水一样,永不停息地奔流向前!
高 怀 和
二0二0年四月十二日于古寿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