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初,合肥、六安、巢湖三市共有12个地方都想作为合肥新机场的场址。最终,为什么高刘镇一枝独秀呢?
从主观上看:当时肥西县作出“举县而为”的竞选态势,高刘镇全力打造机场落户环境,严把房屋兴建和户口迁入关,机场选址范围内无一例“隔夜楼”。优质的投资环境赢得了民航界领导和专家的肯定,同时也为后期顺利完成新桥机场征地拆迁任务奠定了基础。
肥西的县长陈晓波表态举县而为,全力支持合肥新机场建设!
从客观上看:新桥机场落户高刘,是专家和领导尊重科学的结果。高刘场址具有以下优势:
① 位置适中(离原市府广场31.8公里);
② 交通便捷(沪陕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并设置有互通道口,合淮阜高速公路从镇域东边通过,江淮运河过镇西陲);
③ 气象及净空条件好;
④ 地势相对平坦及地质条件好;
⑤无军、民航航线交叉影响。
更重要的是: 这个位置既满足了近期航行要求,又预留了远期发展需要;既避免了民航航线与军方重要飞行和军事科研设施的矛盾,又解决了飞机起降对城市上空的影响;既释放了合肥滨湖新区建设空间,又能拉动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发展。
合肥新机场选址在高刘也是天意!据《高刘史话》记载,当合肥机场迁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现场考察时,位于机场几何中心点的“陈桥村余坝附近再次出现喜庆欢腾的场面,从邻里集聚而来的数以千计的村民热烈欢迎国家发改委、民航总局、民航及军方相关部门的专家、官员。在这次评审考察的节骨眼上,综合推荐场址出现了奇迹,一公里外的其它地方均是倾盆大雨,唯独瞭望台所在的机场本期跑道中心点风和日丽。有位专家随口道出一副联语:‘地与人文争气象,天从民意放晴和’。”
2006年4月19日,国家民航总局“民航函【2006】249号”批准位于高刘镇的综合推荐场址为“合肥新桥国际机场”场址。2007年10月15日,国务院、中央军委“同意迁建合肥骆岗民用机场,新机场性质为国内干线机场,场址位于高刘镇和炎刘镇交界附近。新机场建成交付使用后,合肥骆岗机场关闭。”
关于合肥新机场取名,高刘镇曾经按照拟征地村的名字,向国家民航专家组推荐“连环”、“河东”、“骑龙”、“陈桥”等名称,结果都被否决了。否决理由:1.空中交通忌讳“连环”;2. 银川“河东机场”取名在前,重复了。;3.当时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、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,“骑龙”二字犯政治忌讳!。4.陈桥也不行,让人联想到陈桥bing变,也不好听。最后看到广岩北边有这个地方叫做新桥,确实还不错。
如前所述,因为规划建设的新机场第四条跑道延长线所对准的地标叫新桥,并且这座新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决定了合肥新机场取名新桥!
新桥机场征收高刘镇土地7425亩,拆迁房屋91481平方米,搬迁居民631户2125人。柳塘村东西柳塘郢;四冲村前后李岗、稻塘、李小郢;河东村格盾洼(小洼)、长田埂(大郢)、芦塘、沙井冲、张芝麻圩、小郢、上下杨楼、小圩;陈桥村朱老郢、余坝、大树;连环村西仓、西圩、大小南庄(前进、南郢)、平塘等自然庄被掩埋,从地图上永久消失。
新桥机场于2008年12月19日开工建设,2013年4月12日通过工程总验收。
2013年5月30日,骆岗机场关闭,新桥机场通航。
2016年底,新桥机场完成年度客运739万人次,货运5.8万吨。如果没有当时新桥机场落户高刘和广岩,那也就没有现在的新桥机场S1号线通往寿县,一切都是冥冥天意。新桥机场的落户既是肥西、寿县两县努力的结果,也让寿县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